在焊花四溅的生产车间,一个个部件由零及整,最后组装成一列列完整的轨道交通列车,让“成都车,成都造”的理想成为现实图景。
在功能完备的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轨道交通列车在专业技术设备和人员的检修下,重新上岗,“1+N”轨道交通智能维保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作为成都市明确的22个重点产业链之一,这只是成都轨道集团产业拼图的冰山一角。在这背后,是成都轨道集团积极发挥“链主”作用,建机制、重招引、务实效,在“圈”里通联上下游、左右岸,在“链”中提升产业能级、核心优势,竞争力彰显。
建机制。早在2017年,成都轨道集团就率先在全国轨道交通企业中设立专职机构,建立与市级部门、产业功能区的协作机制;2018年成立下属公司成都轨道产投集团,在招引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链配套本地化、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助力本地交通产业协同发展。
重招引。在成都轨道集团的招引促建下,中车四方、中车长客、时代电气、交控科技等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落户成都,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信号等产业链重点配套环节快速补齐,使成都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最齐备的城市之一。
目前,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逐步形成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态势,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务实效。按照务实重效的原则,成都轨道集团积极推动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产业整合、共赢发展,全力提升本地“链主企业”行业话语权和产业带动力,打开了“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144家轨道交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2.5%。成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由从2017年的1099亿元增至2021年的1954.47亿元,年均增速近15%。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是繁花初展。目前,成都已具备地铁、有轨电车、市域列车、动车组等整车制造能力和全谱系轨道交通车辆维保能力,整车年产能突破1500辆,轨道交通车辆本地配套率已提升至50%。未来,随着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及轨道交通资阳线的逐步推进,成都轨道集团将持续提升对本地配套率、经济贡献度的引导带动作用,预计第四期建设规划和成资市域(郊)铁路227列/1436辆城轨车辆将全部实现本地化生产,轨道交通车辆本地化配套率将提升至60%以上。
在聚焦“强配套”方面,“不断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在本次大会上被提及。这一部署,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东风”。着眼城市实际和发展所需,“专精特新”企业是助力轨道交通产业提能升级、在供应链体系中形成优势、融入制造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产业链上缺什么就招什么”,在一张产业蓝图上形成配套协作关系,是推动形成专业化产品服务、特色化产业发展、新颖化自主创新,破解产业集而不群、规模不经济、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突破口。
成都轨道集团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智能运维”等产业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高能级产业项目投资布局落地见效,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精特新版图”再添新军——

率先在西部地区形成城轨A型电客车批量架大修能力,同时加快推进“整车+转向架+部件”核心业务布局,全面开启迈向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慧检修综合服务商的新篇章。
填补了西部轨道交通车辆齿轮传动系统业务空白,实现了本地造修需求。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1000余套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传动系统检修。
建设西南研发中心,促进国产化、全自主的下一代智能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产业落地。
打造专业化电(扶)梯维保基地,补强西部轨道交通电(扶)梯智能运维产业能力。
通过组建泛轨道交通产业市场化母基金及其子基金,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形成“产融双驱”新动能。
围绕协同、联动、配套这一产业发展新生态,成都轨道集团下一步发展谋划也已愈加清晰——
促进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关键部件制造能力的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落地成都,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维保产业链聚合能力,加快推进成都轨道交通优质资源要素区域性聚集。
近期获得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的“隧道三维巡检系统项目",不仅名字超酷,实力也很硬核。该系统有效提高了隧道巡检效率,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聚力智慧城轨创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成都轨道集团的脚步从未停歇。
协同联动西南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平台,让更多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全球首台/套地铁线路巡检机器人、弓网在线监测装置等20多项成都“智”造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逐一登场,获得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2项,其中4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慧城轨建设正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动能新优势。
既是创新平台,也是成果孵化器。着眼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成都轨道集团编制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及行动计划》,描绘出行动路径图。在《纲要》的指引下,2021年年初,成都轨道集团与中车成都公司共同打造“2025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创造了“国内首个基于云技术的新一代综合监控研究测试平台”等6项“国内首个”。
在此平台研制的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140—160km/h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成都味”十足。这辆特别的列车于2021年1月正式下线,惊艳众人,不仅为打造成渝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提供了创新绿色交通载体,也成为一张鲜明的“成都造”名片,大幅提升了“成都车、成都研、成都造、成都配套”品牌溢出力和行业领跑力。
